2023年兔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政策建議
一、 2023 年兔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 良種普及率低,育種推廣工作有待加強
近年來,我國家兔育種取得了巨大成績,但良種繁育體系還不完善,導致良種供給不足,與龐大的養殖需求相比,良種普及率還不高。目前,良種普及率在70%左右。主要原因:一方面,很多中小型兔場未能意識到種兔的重要性,依然采用土辦法,自己換種,或就近購買生產性能不佳的種兔,而由于養殖戶本身不具備科學的種兔選留能力,從而造成良種肉兔生產性能退化,逐漸落后于原來的生產性能;另一方面,優良種兔價格相對較高,這是制約良種普及的關鍵因素,不論是引進國外品種,或者國內自行培育品種,其成本都相對較高,很多中小型企業難以接受。
(二) 養殖成本高,擠壓養殖戶利潤
家兔屬于單胃草食家畜,飼草中的纖維是必須的營養來源,但2023年苜蓿、豆粕等飼料原材料價格上漲,使兔業養殖成本較快提高。對于粗飼料而言,種類繁多、零散,體積大、 比重輕,貯藏難度大,且營養價值評價相關數據不完善,大大限制了其使用。粗飼料的合理利用已成為我國家兔養殖成本控制的最主要限制因素之一。飼料成本占家兔養殖成本的70%左右,較高的飼料價格推動了養殖成本的上漲。另外,人工成本不斷提高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養殖成本的上升。在農村地區,多數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青壯年勞動力數量少,并且多數不愿意從事畜牧養殖,導致雇工成本高,同時還難以雇傭到青壯年勞動力。養殖的高成本,一方面壓低了養殖戶的利潤水平,另一方面青壯年勞動力不足,也影響了養殖效率。
(三) 飼料替抗技術研發不足,疾病預防仍然加強
在飼料禁抗之前,多數兔場通過飼料中添加抗生素預防兔病的發生。飼料禁抗后,由于短期內替抗技術缺乏,導致兔病時有發生,養殖戶只能依靠抗生素等藥品進行治療。近年來,各地養殖戶充分挖掘各種資源,特別是中藥材等生物替抗產品,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疫病的發生,但是仍然不能很好地控制。飼料禁抗很好地保證了兔肉的質量安全,但短期內導致兔場的發病率提高,需要養殖企業(戶)、政府和科研機構共同努力,找到有效的替抗產品或技術。
(四) 產品加工創新不足,難以滿足多樣化的需求
長期以來,兔產品加工是制約兔業發展的關鍵環節。近年來,兔產品加工創新取得了較大成績,但是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首先是兔毛和兔皮的加工產品相對單一,新產品研發不夠,對兔毛和兔皮的需求拉動不足,導致養殖戶生產積極性不高;其次,兔肉產品加工創新力度不夠,除生鮮分割兔肉外,目前精深加工的兔肉產品主要為醬鹵、腌臘及休閑兔肉干等傳統產品,盡管產品品牌眾多,但各品牌下的產品類型相似度極高。特別是休閑、醬鹵類傳統產品,技術含量低,同質化嚴重,適應不同地區市場需求的預調理兔肉、兔肉預制菜肴等產品少。另外,預制加工和貯運保鮮技術缺乏,目前兔肉預制菜尚處于發展初級階段,在菜肴工業化轉換、特有風味保持、品質和安全控制等關鍵技術上尚待突破。梯度加工和副產物綜合利用不充分,原料的精細化分割程度較低,難以形成高附加值的細分品類。
(五) 品牌建設滯后,產品營銷能力不足
我國區域廣大、需求分散,在消費者對兔產品認識不足的情況下,營銷推廣就成為挖掘消費潛力的重要手段。同時,品牌建設也成為企業應該強化的工作。目前,我國的一些兔產品加工企業不斷崛起,但是其品牌建設、營銷創新能力還不足。另外,雖然我國已有一些兔產品品牌,但多數品牌地域性較強,主要集中在四川、重慶等地區,缺乏全國知名品牌,亟需加強品牌建設,開拓市場,在全國范圍內打開知名度。多數企業缺乏品牌規劃,政府未能很好地運用好地理標志和區域公共品牌,導致消費者對兔產品優良特征不清楚,對兔產品品牌不了解,對兔產品的消費嚴重不足。
(六) 兔產業數字化發展緩慢,產業轉型升級不足
我國經濟社會正在步入快速數字化階段,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但是在兔產業數字化發展、兔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方面仍然面臨較大挑戰,只有少數大型龍頭企業積極推動數字化轉型,比如,河南濟源陽光兔業等,多數企業還未意識到或者還沒有科學的數字化轉型規劃;多數中小型兔業企業,特別是養殖企業(養殖戶),嚴重缺乏企業數據資源的積累,沒有“數字化賬本”,難以及時掌 握本企業的成本收益現狀,更難以與其他先進企業進行科學比較,取長補短。另外,多數企業重流通的數字化(電商、直播帶貨等),忽視生產的數字化轉型。智能化是數字化的高級階段,建設智慧兔場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二、 2024 年兔產業發展政策建議
2023年國內兔產業發展情況總體良好,但2024年產業面臨的外部環境依然不容樂觀,國際局勢嚴峻,極端氣候頻發,全社會總體需求不強勁,新冠肺炎疫情的 “疤痕效應”影響著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決策,疫情的沖擊效應依然沒有完全消除。針對兔產業面臨的問題和挑戰,特提出以下建議。
(一) 繼續強化肉兔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加強選育技術的推廣普及
目前,我國引進了優秀的國外專門化品種和品系,也培育了生產性能優異的肉兔品種(配套系), 具有了一定的供種能力。然而,無論是引入品種,還是本地品種和培育品種,其國內繁育體系還不夠完善,導致種兔價格較高,這極大地抑制了養殖戶對種兔的需求。為此,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我國各地家兔種質資源,繼續強化家兔新品種的培育,另一方面要加強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增加良種繁育場數量,提升供種能力,從而降低良種價格;另外,也要加強肉兔良種的宣傳推廣力度, 強化廣大養殖戶對良種的科學認識,推動選種選配技術的推廣普及。
(二) 積極采取節本增效措施,提高企業競爭力
受國際市場影響,國內玉米和大豆等飼料原料價格出現一定程度上漲,未來隨著各行業的恢復,飼料和人工等成本依然難以降低。為此,需要養殖場(戶)科學養殖,嚴格控制不必要的支出。對于中小規模農戶,積極開辟飼草資源,充分利用各地資源,控制飼料成本。對于大中型養殖企業適度推進機械化、自動化和智能化,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和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同時,廣大養殖企業(戶)要密切關注市場和需求,強化產品營銷推廣,從而提高經濟效益。
(三) 繼續做好兔病預防工作,減少兔病發生
疾病是養殖業的首要敵人,做好疫病防控是養殖場的首要任務。近年來,我國一些地區發生了II型兔瘟,鑒于II型兔瘟在一些國家對兔產業造成的巨大經濟損失,目前我國已研制出II型兔瘟疫苗,建議政府加快II型兔瘟疫苗的行政評審程序,盡快推進疫苗上市,從而預防兔瘟的發生。另外,由于飼料禁抗引起的家兔死亡也是生產實踐中的一個重要問題,為此要加強飼料替抗技術的研發和推廣,降低家兔發病率,從而提高養殖效率,增加養 殖戶收入。
(四) 持續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促進自動化智能化養殖
自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是兔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需要不斷探索產業升級。對于規?;脠?,要積極探索通過溫濕度、光照、通風智能化調整,保證環境適宜和生物安全;通過綜合運用現代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管理, 減少勞動工人的用量和勞動強度,提高家兔養殖效率;對于中小規模養殖戶,積極探索兔場購銷等生產經營信息的數字化,逐步形成兔場生產經營“數據庫”,通過智能化科學分析,及時發現生產經營中的問題,從而針對性地解決問題,提供效率和效益。
(五) 著力推動兔產品加工創新,強化產業和產品宣傳推廣力度
長期以來,我國重視養殖生產、輕視加工營銷, 導致兔產品加工一直滯后,產品相對單一,難以更好地滿足消費需求。近年來,加工企業強化了新產品開發力度,特別是在政府鼓勵“預制菜”發展背景下,豐富多樣的兔肉預制菜產品不斷問世,但是產品的品牌建設和營銷推廣力度還需加強。政府、教學科研機構和協會等社會服務組織應加強兔產業和兔文化宣傳,兔業企業(特別是龍頭企業)應強化產品和品牌宣傳。對于兔毛和兔皮加工企業,近年來也設計和加工了一系列產品,但是銷售渠道需要創新,特別是在宏觀經濟總體需求疲軟的背景下,更需要不斷加強產品的營銷渠道建設和品牌建設力度,應充分發揮兔產品優良特性的優勢,多渠道宣傳推廣,挖掘消費者潛力,激發消費,從而拉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
(六) 密切監測毛產品市場變化,合理引導家兔養殖
從2023年肉兔市場的走勢來看,2024年肉兔產業將進入調整期,兔肉行情預計將趨于穩定或有所回落,這主要是由于過去2年來家兔養殖的高利潤刺激了一些投資進入兔業,另外,其他畜禽產業低迷的大環境也將引起肉兔產業的回落。為此,需要通過宣傳適度引導,避免更多的資本進入肉兔養殖;與此相反,對于毛兔養殖,則要關注兔毛產品銷售擴張帶來的兔毛價格上漲可能導致較多的養殖戶進入毛兔養殖,要加強宣傳和引導,避免出現大起大落。獺兔養殖,在2024年則預計維持2023年的特點,繼續處于低水平徘徊狀態。